秦王荡伸手遥指前面一碧如洗的穹苍。。朗声道:“这里的土地,老秦人与义渠人争夺数百年,付出了多少的流血和牺牲,才为我秦国所有?此为秦土,永不可更改也!然何以固北地、陇西之地?”
“寡人认为,只是迁移关中、巴蜀之秦人入北地和陇西二郡,又将其地之义渠人迁徙他处,尚且不够。待大秦日后彻底灭义渠之后,这里,将会成为秦人与义渠人的混居之地,民俗文化迥异,苦大仇深,亦或是理念相悖,都将让陇西郡与北地郡的百姓产生摩擦,继而械斗,甚至在有心人的煽动之下,引起义渠人的反叛!”
“那么如何使义渠人彻底为我秦国同化,为我秦人?”
“首先。。便是要施惠于民,让利于民,通过时间,让义渠人忘记彼此的仇恨,融入秦国。寡人欲在陇西、北地二郡打造一条直通咸阳的直道、驰道,逢山削平,遇沟填土。若遇战事,秦军可从咸阳快速奔赴前线,日常,交通便利,也可作为民用,收取过路税。”
这就是秦王荡的想法。
直道与驰道是不一样的!
搞建设就先要通有无。跟后世的“要治富,先修路”是一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所以,秦王荡是想打造一个驰道网,把全国的重要城市,驻兵重地,物产运输,以及国防部署,战略要地,雄关要塞,都让这些驰道联系起来。
秦国的驰道,相当于现代的国道——供搞建设民用。而直道供军事国防用。
在秦王荡的想法中,秦军从咸阳直通北方军事重地,骑兵一天一夜就可抵达前线。实在是快捷而高速,所以国防价值特别明显。另外,还有五尺道、栈道,这些“道”,都属于官道。
值得一提的是,就秦王荡所知道的,历史上的秦始皇在沙丘平台驾崩后,路途迢远。尸体都臭了。所以,赶紧到了井陉,上“高速公路”直道,过云阳,转九原,抵达咸阳,才尘埃落定,发丧入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