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我爱读小说网 > 我在大宋搞山寨 > 第二百一十章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1 / 3)

第二百一十章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1 / 3)

        负责东平府的刘迎,负责大名府的何若愚也开始学着刘完素的做法组织灾民,不过他们手里不像济南府那样有许多老式火枪,但是按照军事组织来转移灾民却极大的提高了效率,让灾民被大规模杀戮的风险降低了许多。

        这样做还有更大的好处,大同社的人一直在灾民中传播大同社的思想,把许多青壮拉进了大同社之中,让这些拿着武器保护家人的年轻人除了有本能外,还有了使命感。

        灾区百姓的转移和南北军事行动的信息,每日都会有青衣卫的队员传递给葛重兴,然后葛重兴会把重要的情报汇报给宋杰。

        刘完素等大同社的做法也很快被宋杰知晓,这让宋杰对刘完素更加看重。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把百姓按照这样的方式组织起来。

        一般地方官员的做法都是按照各村、镇、县等行政编制来组织迁移,然后在军队的保护下行动,如果是正常的迁移还好说,但对于这些灾民来说会有许多问题。

        有的村受灾严重,甚至整村的人都死光了,稍微好一点的,有一些幸存者,但不是全家人都能保全。

        从人类的本能和华夏的传统来说,青壮都会把妇孺老人先救出去,有时候青壮就可能身亡。。留下这些妇孺老人便没人保护,即便各地政府把这些幸存者统一起来,大多数人没有亲缘关系,都是各顾各的,老弱妇孺得不到照顾,当金兵来袭时,大家当然都是顾着自己的亲人,这样就会造成老弱妇孺的生还率降低。

        而按照刘完素的办法,把青壮按军事化组织起来,并在他们中宣扬大同论,把大同论的精华编成让人易懂的口号,这样便能让受灾不严重的地方的百姓对受灾严重的百姓进行帮扶,特别是对老弱妇孺的照顾。

        其实这个办法也不稀奇,从战国时的秦国,到后来的女真人,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对百姓进行军事化管理。。到了宋代反而弱化了。

        最初赈灾的工作进行得并不算顺利,加之有金兵的袭扰,受灾的百姓并不能拧成一股绳,灾后老弱妇孺死亡反而变多。

        这在新附的济南府、东平府等地中,究其原因还是与宗族和土地有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