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的地方没有经过土地改革,宗族势力控制着大量土地,大量的佃户依存着宗族生存,但洪水来了冲毁了良田,淹没了房屋,让地主家的粮食也进了鱼腹。
另一方面,各大宗族的房屋往往比普通百姓修得更结实,族中的人口更多,在洪水中生存下来的几率更大,加之在地方政府中宗族的子弟做官的比例很大,因此救灾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几乎都是先救助这些宗族势力的幸存者,而对那些佃户不说视而不见,至少不会重视,更别说那些只剩下老弱妇孺的家庭。
刘完素一到济南府后便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才想出这个办法。幸存的灾民中还有许多的佃户中有青壮,他们并不是不愿意帮助妇孺老幼,而且一直以来依附于宗族形成了固有的思维,要么是跟着东家,要么就是各顾各。
只有通过建立准军事组织的模式才能打破宗族的影响,让赈灾工作高效起来,当然大同论的思想起到指导作用。
……
刘完素的做法启发了宋杰,他突然觉得自己找到了解决华国境内金兵袭扰的办法。
还有什么比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中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于是宋杰颁发敕令,在华国境内建立民兵组织,称之为乡兵,按照村为单位,每户出一名青壮,按照宋家军的编制以伍(五人)、队(二十五人)、都(一百人)、营(五百人)、团(二千五百人)、旅(一万人)、军(五万人)为单位组织起来。
同时宋杰在敕令中规定。每一个金人或宋军士兵的人头价值五十华元,或一亩地,金兵的马匹缴获后归当地所有,每五人由政府发火枪一把,每都有火枪二十把,其余人发放马刀和长枪。
而且奖励的华元不需要强制存入王室银行。
当然这个火枪是前装线膛枪,而且朝廷放开之前禁止民间生产火枪的限制,并允许各地商帮向军工坊购买制造之法,同时允许军工坊向各商帮售卖优质钢铁、火药和铅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