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政治理想在不同的时代被不同的人利用,在这个时代神州分裂,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民族压迫严重,生产力不发达,是宋杰总结出来这个时代的几组主要矛盾。
因此宋杰针对这些矛盾提出大同世界的构想。。在这个构想下,国家统一,百姓富足,赋税轻薄,民族压迫消失,加之通过格物能够提高生产力的水平,会让百姓的生活更好,极大的满足了百姓对理想生活的想象。
要统一国家,便需要有一直强大的军队,要想百姓吃饱饭,首先要给他们分配土地,然后是降低赋税,还要找到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要让百姓富足便需要发展商业,要解决民族压迫的问题同样需要军队。
宋杰在上次巡视地方的过程中便发现,华国的百姓在连续两年的丰收后,说话都要硬气许多,他们也表现出一种天然的参与政治的意向性和积极性。
这种积极性就表现在对后代能够读书的渴望和支持。。读书的目的便是仕为官,当他们的后代做官,他们认为这样就有了参与和分享政治的权力的资格。
而作为华国权力的核心和统治者,宋杰需要把权力分配下去,如何分配便会涉及到国家和政权的稳定。
这里需要首先搞清楚宋杰权力的来源,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宋杰权力的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对土地的控制,另一个便是对军队的控制,这两个是宋杰能够立国的根本条件。
宋杰抛弃了传统的权力结构模式,并没有把权力像分封制一样,层层递交,而是让政府成为一个服务型的机构,因此才会出现文官集团的不满情绪,这一点宋杰十分清楚,而且是他刻意为之的。
所以现在的华国没有哪个势力有颠覆国家的实力,除了宋杰也没有谁能够大权独揽。之前把土地田皮的买卖权的管理交给了政府,实际上是宋杰对文官集团的妥协,毕竟治理国家需要文官,他们管理的对象便是土地和人口,而手段便是对分配方式的调控。
这样华国政府便获得了宋杰手里对土地分配和收益的管理权,为了平衡和控制政府手里的权利宋杰才祭出大同社这个利器。
大同社与以往的宗教和后世的某些政党所起的作用类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