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只有两点原因其一,高务实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现在不能让文官集团认为他是个“反骨仔”,他必须坚持表现出自己始终在为文官集团谋利,官场的道路才能走得下去。
其二,戎政侍郎虽然有这么大的权力,但事实上还是因人而异的。换句话说,他高务实在任,戎政侍郎就能完全凌驾于禁卫军与生产建设兵团的头上,说东就是东,说西就是西。可一旦换了人,那位戎装侍郎还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很难说了。
理由何在一是圣眷不同,二是对勋贵们的控制力不同。圣眷完全无需解释,对勋贵的控制力其实也不必过多解释北洋海贸同盟是一方面,生产建设兵团的很多买卖和京华牵扯不断则是另一方面。
这是高务实对生产建设兵团的影响,他对禁卫军其实也有影响禁卫军的军官们从戚继光这位司令开始算,其下一直到营级,哪一个不是高务实挑的人
下一任戎政侍郎就算再厉害,还能直接无视高务实的存在,把禁卫军从上到下全给撸了,然后换成他的人不成
不换人,高务实的影响力就一定还在,因为他又不是致仕回乡了,他高司农的前途好得很,禁卫军的人也不傻。
整体来说,高务实的京营改革只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后门”,那就是按照他现在的做法,生产建设兵团本身在财务上实现了基本独立,而且这个独立是自外于朝廷财政体系的。
高务实也不是圣人,他也有自己的利益当时他需要生产建设兵团财务独立,不受户部的影响因为受户部影响也就是受内阁影响,而内阁首辅毕竟是申时行。
不过,高务实也没料到自己居然来做户部尚书了,因此有些事又得变化一点。比如说这个财政权,现在就有必要收回到户部手上了。
这事本来还挺麻烦,但现在反而因祸得福勋贵们主动求上门了。
因为担心皇上被石星这个十有八九成了反骨仔的家伙蒙蔽,勋贵们生怕自己的利益受损,主动跑来告知他们了解的情况,同时希望高务实搭救他们一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