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定边军是强,可我荆州军也在追赶。曹军精锐,在陷阵飞虎等定边主力面前,又何能为强?
坏,就坏在这里了。蔡瑁的判断,荆州军肯定不如定边军,也不如曹军,但实力的差距并不大,双方可以一战!
主帅的判断,影响全军,当日出征之时,上下士气高昂,军威雄壮。在蔡瑁眼中,只要自己够谨慎,一击不中,立刻撤退。
他也不是完全不在意高顺的建议,但身为战将,谁不渴望着,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打出属于自己的名声?机会亦是难得。
叶欢说过,蔡瑁是良将,少说了两个字,水军良将。用之与步军,当然也不是无能,但作为三军主帅,负担就有点重了。
后世有句话,想像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与乐进李典等人的初次交锋,蔡将军的想像更进一步,曹军果然有些准备不足。
他们没想到自己有如此决断,率军断然出击,以至于仓促应对,连战连败。而胜利,可以无限加强信心,亦能蒙蔽双眼。
乐进在此战之中,最优秀的一点,就是牢牢把握住了蔡瑁的心理状态。而这些,恰恰也是他在与定边军交战中,总结而出的。
当蔡瑁和荆州军的信心涨到顶点之际,打击随之而来,敌人在一瞬间,变得比之前强大了两倍,且还占据地利之优。
溃败,就在中军
被击败的一刻产生,乐进亲自率军冲击,身先士卒。青州营人人用命,那一仗,曹军打的是酣畅淋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