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眼睛一亮,忍不住赞道:“大人鬼斧神工,理财有道,真是国之大幸,百姓之幸啊!”
唐寅扭头,对朱厚熜道:“陛下,臣,臣想恳请陛下降旨,能够广设蒙学,教化天下学子,若是能人人读书,臣就算摔死,也心甘情愿了。”
朱厚熜何等敏锐,怎么听不出来,唐寅的伤就跟兴学有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让他殊为好奇。
“兴学的事情朕肯定会不遗余力,你来说说,到底难在哪里?”
事到如今,唐寅也不好吞吞吐吐,能面对面,跟皇帝仔细谈这件事情,对他来说,绝对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或许这辈子就有这么一次机会了,不说痛快了,还要带着遗憾进棺材吗?
前面提到过,唐寅在外城住了很久,也观察了很久。
后来他更是组织一批流民,去火药厂当工人。
自从有了稳定收入,这些流民才彻底安居下来。
而安定之后的百姓,首先的需求就是上学,送自己的孩子读书!
这也是王岳在城外大力推动学堂的原因所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