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年创立,这些年不断完善的学问,未必能真正解决问题。
……
创立一门学说,比建立一个王朝还要困难多了,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还要自身的品行能力。
只有一切结合起来,恰到好处,才能真正风行天下。
把心学放在历史长河来看,正是成化之后,风气开化,弘治以来,商贾繁荣,原来的户籍制度,地域隔阂,士农工商划分……都受到了强烈冲击,传统以约束人们思想为宗旨的理学越来越不合时宜。
在这个关头,阳明公推陈出新,举起了心学大旗,撕开了腐朽的理学桎梏……人们不必沉醉在虚无缥缈的天理纲常上,而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遵从人欲,关心身边的东西。为善去恶……
到了这一步,阳明公顺应潮流,自成一家,已经比肩孔孟,堪称当世圣贤。
而到了晚年的时候,他亲赴兖州讲学,把民本主张,往前推了一大步。如果说在此之前,包括儒家在内,所有的学问,都是以服务帝王为目标,所谓致君尧舜,是站在统治者角度思考问题。
那么经过了王阳明的讲学,加上之后不断发展,学问研究,已经变成了服务百姓。
如此惊天剧变,当然不只是阳明公的功劳,相反,王岳做得更多,但是却不可否认,王阳明功在千古!
如果仅仅是如此,阳明公最多也就是孔孟的程度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