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在王岳的抽屉里,还躺着一封阳明公给他的长信,上面写的内容,才是让王岳非常吃惊的。
“阳明公居然说,说……心学可用则用,能改则改,若是不合时宜,自当舍弃。不必拘泥门户之见,社稷江山,苍生百姓,国富民强,远胜心学万倍,守仁一生功过,更是无足轻重。”
看完这些内容,朱厚熜嘴巴张得老大。
以王阳明的心胸,看开福祸荣辱,并不稀奇,就算看淡生死,也在情理之中……唯独这一点让他想不通,阳明公怎么会告诉王岳,可以废掉心学呢?
这可是他的心血所在,毕生思考总结,凝成一个个文字,好容易传流天下,得到万众敬仰,门徒无数,弟子遍布天下。
心学之盛,王阳明名气之大,简直让朱厚熜都嫉妒。
这又是为什么啊?
“陛下,其实这些年,我跟阳明公就探讨过,心学强调心外无物,后来又偏重民生。但是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工厂遍地,商贾繁荣。阳明公多次跟我讲,现在早已不是士农工商,四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人性之恶,不断放大,若仅仅是从心出发,会出现太多的弊病。而光是百姓日用即道,又太空泛,难以落实下去,”
王岳缓缓讲着,“阳明公以为,心学远远没有到完美的地步,若是后人奉行心学,如同理学一般。那他就是误人子弟,甚至坏了国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