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玩意儿,加点关税,那就是为了白花花的银子进入国库,既不是保护谁、也不是限制谁,只能算大顺一种特色的“中产税”,没钱玩什么檀香?
对这些玩意,大顺巴不得学一学英国的裹尸布法案呢,所有和尚寺庙必须得买大顺官营的檀香,以增加政府收入,修黄河也好、造舰也罢。只可惜没这行政能力,做不到,而且与民争利的反对声太大……
基本上,大顺这边已经基本摸到了贸易、关税、走私的脉,有了一个基本的清醒认识。
而此时,和大顺的欧洲战略息息相关的,关于印度和波斯贸易的管制问题,很有特殊性。
现在已经11月份了,正常来说,此时货船就可以起航了。
商人们为了多赚一笔,自然是希望朝廷暂时有所宽容。
允许商船载着国产的商品,去跑一趟波斯或者红海,在那里卸货之后,就近在印度装一些可替代的货物,比如棉布等,直接前往欧洲。
因为这年月做国际贸易,是要看老天爷脸色的,一年的季风期是固定的。
如果在波斯卸完货,直接去孟买装棉布,也是完全可以赶上季风,在风向改变之前前往欧洲的。
这样,对商人来说,等于赚了两份钱,在一个贸易周期内完成了两次国际贸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