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果说作为一个战时的特殊情况,这倒也没啥。
毕竟现在一开战、加上对英、丹、葡等东印度公司的打压,使得开战之后大顺的对外贸易量蹭蹭的上涨。而商船、尤其是符合规定的重装商船的数量有所不足。
虽然造船上开足马力,使劲儿造,新订单也堆积了不少。但造船毕竟不像是在平地上挖厕所,几下就能搞出来。
按说如果作为一个过渡,允许这种转接贸易作为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也不是啥大问题。
但是,朝廷这边却直接把这个要求给否了。
命令禁止此类行为,且给印度那边的驻军和南洋大都护府也下达了命令,严格禁止开这个口子。
宁可现在商人少赚一份钱,也绝不开允许装载印度棉布的口子。
这种时候,大顺商人阶层相对于农村、乡绅和皇权仍旧无力的特点,使得大顺这边可以将战略执行的更彻底。
面对这种情况,大顺这边的工商贸易部,用大一统国家一直以来的官督官管思维来解决这件事,尽可能围绕着总体战略,进行了十分复杂的调控。
一方面,要求东洋贸易公司,继续抽调重装商船,加入到去往欧洲的贸易船队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