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还有很多道消息。
道听途的新闻在村里流传,为村民茶余饭后多点谈资。
太阳带走春,在知了知了声中来到了盛夏。
人们抢收是最辛苦的,要在短短几里收割上一季的早稻,马上插下晚稻。
泡在田里一,腰都伸不直,人力收割播种的年代,手施农家肥肩挑稻谷,没有男人寸步难行,都是要下力气的重活。
这不是女人想要平等就能做到的,生理结构就决定了女人硬要撑起农业半边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也无怪乎都想家里多几个壮劳力,从而多生几个男孩子。
秦家村收早稻是这样的,只割稻谷穗子那一尺,竹编的一米多高的大篓子装了,晒在自己门口的泥地上。对,没错,就是泥土上,所以吃饭时石子磕到牙那是常事。
这时候村民并没有奢侈的用水泥来粉一块坪地,大多数采取的比较传统的土办法。
什么法子呢?
牛粪不只在印度是宝贝啊,在农业时代它也是农民朋友的宝啊!不仅可以施肥,还能粉刷地面,干了后可以短暂的隔绝泥土和稻谷混为一谈的冲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