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同会的问题就在这。
        他们毕竟并不是一个符合她心目中的那种革命者的党派,即使马昭霞明白很大程度上在她的大同主义思想里面很多东西即使再怎么结合这个时代修改甚至现实化。但,她改变不了她的组织无法脱离那些烙印。
        尤其是先锋队这个概念,即使事实上她发现怎么办之中很多东西根本无法找到基础-她的大同主义无可避免的将儒生之中一部分人看做期望。但是,事实上大同会将儒生看做是革命的敌人的做法某种程度上造就了大同会未来的困境。而此时的大同会的成员楚文平静的看着那本杀气腾腾的大同会纲领。他无法接受的,就是它上面那些明确将儒生-所有的读书人当做是仅次于满清统治者、地主的敌对阶级的敌人
        这种态度让他找到了此时此刻大同会的据点“会首,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我们的敌人”
        “但事实上就是,何况你看过我的《大同论》和《封建论》”
        或许是楚文内心之中的某些东西吧,当那个时候的他在后来见证了大同会已经将和过去决裂而不是去继承过去,毕竟,大同会这个平行世界上华夏最坚决的反清组织以最激进和坚决的方式去对抗旧世界。
        包括但不限于将江南的那些儒生家庭和思想封建的父母和儿女分开,而楚文拒绝接受这一点甚至反对这种如此残酷的方式。但代价是,他最终不仅被开除大同会籍,事实上在革命历第一个百年后他、他的家人甚至三代都已经事实上再无可能上升。或者说,在华夏民国大陆境内就没有可能。当然了,在他晚年的时代华夏民国及其白手套的所谓大同国际【尽管事实上,华夏民国控制的除欧洲外的庞大疆域大多数的“公社”“民国”“联盟”等等都是夏属XX】的力量可以说是空前。甚至在欧洲,高呼发动对东方赤色撒旦进行十字军战争的人也一样无视了在不列颠的两个港口的华夏海军的存在。
        即使那个时候很多华夏大同革命胜利成长起来的人,无论是本土还是其他地区都是接受大同党几乎成功的让过去一代的华夏人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当然了,还有日后的那些在东胜神州的几个地方的流放的大陆反动分子们。但那时,在他去世之时。事实上夏人、清人、明人之间的对立已经日益严重
        不过
        此时此刻的楚明并不知道的是,领袖的内心之中对如何让他毫不犹豫的抛弃曾经的一切有了准备。
        “很大程度上,我对付那些儒生的手段出于楚明的建议。当第一批儒生成为了我们开辟南瞻部洲、东胜神州、昆仑州的力量。他们的子孙在我们的教育下和他们开始分成两个对立的以思想、文化、历史认同为对立面的民族开始。事实上,这些人已经失去了一切。当我们将那些原本在我计划里面杀死的那一部分孔家、曾经的地主和反动者-旧大陆的反动派以及旧统治阶级及其家人流放。
        很多大同会的人觉得,这是在放虎归山,但是,他们在哪里各自立国后事实上没有别的选择。他们会试图在文化上维护过去,但几代人后事实上他们就会默认他们回不去、他们失去的极乐世界走向死亡
        有的人担心,他们不会死心。但是,事实上他们没有那样的力量打回来。相反,他们会更大程度上的让汉人扩大。当然,他们可能会和我们成为对手。但,事实上我们扶持的殷人国家会和诸多余孽很好的较量。
        ”-马昭霞回忆录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我爱读小说网;https://www.52du.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