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世看,会认为历史上的人物某些行为很蠢,可放在他们那个时代仔细分析,会发现他们有时也没得太多选择。
“至少废史立牧后,能让天下的乱局稳定,不会顷刻间便崩坏,而且如果各州州牧多用宗室和忠于东汉的重臣,就算日后州牧们生出异心,也有机会肉烂在锅里,说不定哪个宗室争气,现光武之风将天下再度平定,让东汉再次复兴!”
始皇帝点了点头,认为这应当就是刘焉和刘宏的想法,从理论上思考,这想法确实有机会能成。
李念话锋一转:“然而可惜,事情并没这般发展,而是成为了一场波及数千万人、跨越数十年的大乱!”
东汉三国的故事固然精彩,可精彩背后是累累白骨,到得三国终了之时,天下十室九空,死了多少的人?
“中平六年四月,刘宏离世,享年三十四岁,谥号孝灵皇帝。这并不是一个好谥号,‘灵’是在说他在位时荒唐。”
“刘宏也是一位死在壮年时的东汉帝王,同样也留下了和他那些先辈一样的问题,比如他没培养好继承人,留下了后宫外戚宦官干政一大堆问题。他倒是一死百了,可在他死后,东汉朝那就热闹了!”
不对啊,这位方才讲过宦官能够干政是由于君王,其等权势皆系于刘宏身上,现在刘宏死去,那宦官应该也失去了权势才对,应该会被其他几股势力除掉才对,怎会还有宦官干政之事?
且这位话中的宦官干政应当还是刘宏时的那批宦官。
蒙恬当即问道:“刘宏已死,宦官何以还能干政?”
李念道:“因为他们重新找了个主子,刘宏的皇后,也是‘六后临朝’的最后一位灵思皇后何氏,但这位的水平不算太高。她儿子是汉少帝刘辩,即刘宏死后即位的东汉君主,兄长是大将军何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